近日,习近平总书记3月18日莅临公司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公司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将讲话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于3月25日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如何将总书记视察公司重要讲话精神系统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展开深度研讨,形成“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深学细悟,锚定思政育人新坐标
吴承富主任在导学中指出,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的使命任务,充分肯定了湖南一师百年育人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对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优良传统给予高度评价。讲话立足“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具有极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别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行动指南。
与会教师深刻认识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引导员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重要使命。将总书记视察讲话精神融入课程教学,既是教研室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提升课程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重要契机。融入工作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引导员工深刻理解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二、内容创新,构建课程融入新路径
教师们结合课程章节内容,就具体融入点和教学方法展开深入探讨,形成以下共识:
在“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章节,重点融入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立志报国的勉励。通过讲述毛泽东、蔡和森等一师员工青年时期求学报国的故事,结合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要求,引导员工深刻理解“国之大者”,树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计划开展“一师先辈的青春选择”主题分享会,激发员工争做时代新人的内生动力。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章节,着力融入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充分利用一师“实事求是”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员工”的办学理念等红色资源,设计“校史中的精神密码”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员工从校史中汲取精神养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组织“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班会,帮助员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章节,深入融入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思想。结合师范院校特点,强调教师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石作用,开展“教育报国正当时”主题研讨,引导员工认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定从教信念,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章节,有机融入总书记对一师红色基因的肯定。将一师革命传统与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通过组织员工参观校史馆、演绎红色经典、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演讲等活动,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教学,让员工在触摸历史中传承红色血脉。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章节,结合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的要求,开展“经师与人师”专题研讨,引导师范生深刻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提升法治素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章节,联系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指示,通过模拟法庭、法治案例分析等活动,强调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重要性,引导员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方法创新,提升教学融入新实效
为确保融入工作取得实效,教师们达成以下教学方法创新共识:
一是案例教学鲜活化。深度挖掘总书记视察一师这一最新本土案例,开发“总书记与青年学子面对面”系列案例,将理论讲解与现实关怀紧密结合,增强教学吸引力。
二是实践教学常态化。建立“理论学习-实地感悟-行为转化”的实践链条,组织“寻访一师红色印记”“红色故事宣讲团”等实践活动,促进知行合一。
三是研讨交流互动化。围绕讲话精神设置“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红色基因”等专题研讨,通过辩论赛、征文比赛等形式,激发员工主动思考,在思想碰撞中深化认识。
四是资源建设立体化。整合校史馆、红色教育基地、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总书记视察一师专题资源库”,开发VR虚拟展馆、微课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四、凝聚共识,谱写思政育人新篇章
教研室教师纷纷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大家一致承诺,将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把“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打造成员工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
通过此次研讨,教研室形成了“原原本本学精神、扎扎实实融课程、创新方法求实效”的工作思路。下一步,教研室将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建立定期研讨机制,持续推进讲话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广大学子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育法治精神,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审:刘永红;二审:陈明;三审:阮东彪)